![]() |
大运河金银纪念币的设计理念主要表现在大运河是中国重要的交通和文化纽带,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代表,是展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鲜活文化符号。金银纪念币设计旨在向世界讲述大运河故事,展现大运河运载千秋的历史魅力,表现大运河日夜奔流、滋养兆民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重要文明标识。
纪念币图稿设计通过表现大运河流经的8省(直辖市)最有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运河面貌或与运河相关的桥梁、官署、寺观、古塔、城市等元素,在有限的尺幅内力求展现大运河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这个项目的设计主要有四大亮点。
第一个亮点:古舆图风格全景展现运河宏伟面貌。在150克金币上,用舆图的风格全景展现了大运河。金币以宏观视角,结合中国古代舆图特有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大运河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安徽8个省(直辖市),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全景图,展现大运河的宏伟面貌和历史意义。舆图具有艺术性,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很多趣味和艺术。纪念币设计时用类似于山水画的风格来表现山川、河流,以及河道的地理位置,设计特点比较生动有趣,很多人文特点也表现得主次分明,且具有中国独有的特色和韵味。
第二个亮点:8枚银币首尾相连,展开运河长卷。8枚银币并排连起来可以拼成一条完整的大运河,这种抽象的造型和手法借鉴了中国传统书画的通景屏式构图:每个画面既可以单独存在,又可以相互串连构成相对完整的长卷式景观。这种构图方式,突破了单枚币的空间局限,仿佛在我们眼前展开了一幅流动的运河画卷。这种连续式的设计,使观者可以在画面中体验到运河的流动性,也可以感受到大运河串联起来的城市发展、商贸往来和文化交融,实现艺术性与叙事性的完美统一。
第三个亮点:古今对话,层次丰富。每一枚银币均采用了古今对话的方式进行设计。每一枚银币的独立构图都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上下部分是现在图稿上的灰色区域,设计师用线描的方式勾勒出了古代水利工程等古代遗迹,线条简洁古朴。币面上的古桥、古塔和古镇的元素通过水文进行了连接,象征着运河滋养千年文明、奔流不息。银币背面中间部分用写实的手法展现了大运河各个典型流段的现代场景,包括一些现代的城市景观。这种城市景观和运河的交相呼应,也强化了视觉的中心,营造出了主次分明的视觉效果。由此,币面上中下三段就形成了一种古今对比,展现出运河在新时代的生机和活力。
在全部8枚银币中,有几枚币都采用了运河的古地图,比如大运河-天津银币左下角就采用了天津三岔河口的古地图,而大运河-河北银币中则使用了南旺分水的古地图,古地图和现代运河面貌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对照。这种虚实相生、详略得当的设计,可以让观者主动去探寻运河的故事,营造出一种“观币如观史”的沉浸式体验。
第四个亮点:甄选核心意象,展现大运河丰富多元面貌。大运河金银纪念币上的元素选择非常丰富又具有典型性。大运河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无论是时空跨度、地域覆盖范围,还是功能的多元性上,都展现出了惊人的体量与复杂性。大运河金银纪念币项目,是近年来各纪念币项目设计图稿中元素最多的一个。在设计图稿审定的过程中,设计师将与大运河相关的这些特别庞杂的资料和图像,以及各类研究成果汇总后,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和挖掘,最终确定了币面元素的选择性使用。选择的原则主要是表现大运河流经的8个省(直辖市)最有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运河面貌或与运河相关的遗存,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现出大运河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中国金币集团有限公司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了多次的深入论证,最终的元素选择主要考量了四个方面。其一,要体现出大运河重要的河道,比如通济渠泗县段、天津三岔河口、运河扬州段、沧州大运河(直道、弯道)等,这些都是大运河非常重要、有特点的河道;其二,要体现大运河上的重要水利设施,比如清口枢纽和南旺分水,这种属于古代的水利工程,能够体现出古代工匠的创造性和科学性;其三,要展现大运河的附属遗存:配套设施如回洛仓,管理设施如总督漕运公署遗址等;其四,要包括文化遗产,比如在大运河-浙江银币上展现了拱宸桥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古建筑群(庆安会馆等)的设计。币面上既有古塔、也有官署,还有寺观、城市、民居,完全涵盖了大运河沿岸各种不同类型的景观,在元素的选择上,既有典型性也有多样性。
大运河-北京银币上主景展现的是什刹海的万宁桥。它始建于元代,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万宁桥,它不仅是漕运的一个重要通道,也是北京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也对大运河产生过深远影响,因此设计师将它作为了币面的主景。币面右上部是燃灯塔,它位于通州,始建于北周时期,是通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燃灯塔因为比较高,当时一进到北京城就可以远远地望到它,所以它是漕运船进入北京的重要航标。币面右下角的白浮泉位于昌平,是元代水利工程的重要水源地。郭守敬当时引白浮泉进入通惠河,解决了运河在北京的水源问题,也非常重要。币面左下部有一个小的图形,它不仅是一个装饰图案,其实也是元代积水潭的轮廓图。积水潭,是京杭大运河在北方的终点码头。元代的时候,它包括现在什刹海的前海、后海和西海,水域广阔,比现在的面积要大很多倍。币面左上部是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平面图。在其他几枚币上,还展现了临安城和洛阳城的平面图。币面上放这些城市的平面图,是因为它们都曾经是国家的都城。
大运河-天津银币的主景是天津的三岔河口,它是北运河、南运河和海河的交汇处,也是天津城的发源地,是漕运的重要节点,见证了天津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北方重要港口的历史。它是天津城的重要标志,币面上方的这一片民居位于杨柳青镇,主要表现了石家大院。杨柳青镇是南运河进入天津前的最后一个漕运节点,是运河沿岸的重要的文化名镇,保留了明清时期很多的古建筑和民俗文化。币面左下部是三岔河口的古地图,正好与中部的三岔河口现代景观形成了一个鲜明对比。币面右下角的建筑是天后宫,是天津市区现存的最古老的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三大妈祖庙之一。妈祖的信仰其实源于南方,但却因为漕运的兴盛在天津落地生根,它不仅体现了这种民间信仰,也体现了天津城因为运河而进行商业发展的核心特点,因此天后宫也是天津比较著名的地标。
大运河-河北银币的主景表现的是沧州大运河。沧州运河以弯道景观而著称,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初次了解沧州运河的时候可能会产生一个疑惑:为什么运河会有这么多弯道?按正常的理解,直道会增加航运的效率,但弯道也正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运河的水位如果高差大,河水的流速就会非常快,这样会对航运造成一些影响,甚至是危险,利用弯道就可以降低水流的速度。这种工程的办法被称作“三弯抵一闸”,就是三道弯相当于一道闸,这种设计体现了中国人在河道设计上非常高超的智慧。将几枚银币放在一起对比,还可以看到其在表现河道上有很大区别,比如沧州运河是这种弯道,而北京的通惠河以及其他的一些河道,都是直道相对更多一些。币面右上角是沧州的象征之一——沧州铁狮子,它始建于后周时代,是中国现存年代最久、形体最大的铸铁狮子,也是沧州的标志性文物。币面左下角的泊头清真寺,始建于明代,是中国北方著名的伊斯兰教建筑。它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伊斯兰文化,也体现了运河沿岸的多元文化。而右下角的沧州运河古地图,也与币面中段的现代运河景观形成了呼应。
大运河-山东银币在主景上表现的是南旺分水的遗址。南旺分水是明代水利工程的重要成就,解决了大运河的水源问题,被称为“运河知己”。这枚银币主要表现的就是这一工程的特点,比如南旺分水以及与之相应的古地图,以及南旺的一部分——戴村坝,它们都体现了山东水利工程设计的智慧和创造性。这枚币的图案设计也参考了和南旺相关的古代舆图。
大运河-江苏银币的主景表现的是扬州运河和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扬州运河三湾是扬州运河的重要节点,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运河的建造智慧。币面左上角是淮安总督漕运公署的遗址。淮安是南方物资向北方转运的重要集散地,明代朝廷在这里设立了重要的管理机构——总督漕运公署,它见证了淮安在当时运河运输上的重要地位。币面右上角是古代重要水利工程——清口水利枢纽。币面左下角的是洪泽湖大堤,右下角则是苏州宝带桥,它是中国古代的著名长桥,长度超过300米,也是大运河苏州段的重要文化遗产。
大运河-浙江银币主景表现的是拱宸桥,以及它周边的历史文化街区。拱宸桥始建于明代,也是大运河南端的重要地标。拱辰桥是杭州古城的一个重要象征,见证了运河的繁荣和变迁。币面左下角不仅是一个装饰图案,其实也是浙东运河的古地图。右下角展现了绍兴的古纤道,是当时运河上由石板铺成的一条小路,体现了当时运河运输的艰辛。左上角的图案是宁波的庆安会馆,其位于宁波的三江口,扼守着浙东运河的入海口。它是在水运、交通便利、商业发达和经济繁荣地区逐渐发展出的商业设施,反映出了大运河沿岸因为运河发展而繁荣的贸易和工商业的情况。它既是祭祀妈祖的宫庙,也是一个行业的会馆,所以它不仅是宁波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和运河这一双节点城市的见证,也凝缩了清代漕运制度、商邦文化和海洋信仰的共生关系。币面右上角也采用了南宋临安的平面图,杭州是南宋的都城,展现了它作为旧时国都的一派繁华景象。
大运河-河南银币的主景展现的是洛河,它在古时叫洛水,是黄河的主要支流之一,流经河南,最后在洛阳附近汇入黄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孕育了灿烂的河洛文化,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它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河流,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见证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演进。币面中段为城市景观,右上角展现的是运河的配套设施,是当时的一个很大的粮仓——回洛仓,设计师做了一个复原图的设计。币面下部接近中间的位置是开封北宋州桥石刻壁画,它是北宋大运河沿岸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唐代。专家在考古的时候,发现河两岸有大型浮雕石壁,这也是目前发现的北宋时期体量最大的石刻壁画,代表了北宋时期石座的高规格水平,具有很高的文化和史料价值。币面右下角是洛阳的定鼎门,展现了古都的繁华景象。
大运河-安徽银币中间的主景,选择的是通济渠泗县段,它位于安徽省宿州,是隋唐大运河目前保留最完整的一段原始河道。这段河道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活着的运河化石”,其至今仍保留着隋唐时期的河道走向、水利工程遗迹和沿岸的历史风貌。我们可以从现在的景观中窥见古代河道的情况。这枚币主要展现的是安徽的地域特征,采用了一些安徽的徽派建筑轮廓,还有民俗中的龙舟形象,而右上角的柳枝图案,表现的是隋代大运河“隋堤烟柳”的景象,其被誉为是古代运河的绿色长廊。隋堤柳树的作用不仅是为了美观,也是为了加固堤岸,柳树的根系深入地下,可以起到加固河堤的作用,提高大堤的稳固性。隋堤烟柳是大运河在安徽段一个比较有地域性的特色景观。币面右下角设计了柳孜运河遗址,它是隋唐时期大运河的重要遗存,这里面出土了很多重要文物,包括古船、桥墩和瓷器等,展现了古代运河的繁华景象。币面左下角是从遗址中出土的一条古船的复原图。
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及图片部分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阅读,目的在于为广大藏友提供丰富的收藏资讯及各类干货,互联网崇尚分享,由于不少内容原作者不详如有侵权请联系18511218108删除,我们会在24小时内及时删除。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和赞同文中的观点及内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参考)内容有不当之处,请欢迎纠正,谢谢!
金银纪念币
大运河金银纪念币
长按图片,选择 [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