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年7月即将发行大运河金银币。至此,年号为2025年的金银币项目已发行完毕。接下来会休整两个月,从10月开始便进入新的2026年发行周期,分别于10月、11月和12月陆续发行2026年年号的熊猫、生肖和贺岁三剑客项目,
根据发行公告,本次大运河项目共9个品种,1金8银,均为方形币。其中的单枚金币重150克,发行量300枚。8枚银币每枚重30克,单枚发行量3000枚。
一、大运河金银币定位之分析
从发行数据看,大运河项目是一个矛盾体,它既是一个大项目,又是一个小项目;表面是文化题材,但其中蕴含的深层次意义却丰富很多。
大运河项目的大,体现在发行规格大、品种多。
我们先回想一下,在普通纪念性题材(非熊猫、生肖题材)中,上一个150克金币是哪个品种?没错,是2024年4月发行的纸币千年150克方形金币。再往前追溯,就是2022年7、8月发行的妈祖和捣练图150克金币。
也就是说,从2022年9月到2025年6月,近三年的时间,只发行了2024年4月的纸币千年150克金币。且从2024年5月到2025年6月这一年多,中间发行了12个普通纪念性题材项目,包括国家宝藏和吉祥文化等重磅项目,均无150克金币规格。何也?最大的原因就是这两年金价高企、金银币市场环境低迷,市场无力承接这么高价值的单一品种。
2022年7、8两个月份接连发行的妈祖、捣练图150克金币,实铸量分别是1000枚、700枚,市场销售非常不理想。两者均大幅跌破初始发行价,妈祖150克金币甚至还在抽签期内,价格就已经破发大几千元,让当时尝鲜早早抽签这枚币(当时抽签规则不允许撤销)的收藏者破防。这两个品种后来还是依靠金价大幅上涨,以接近料价的价格才销售完毕。
鉴于疲弱的市场需求,在2023年一整年都没再发行150克金币。到了2024年4月,黄金价格上涨带来的市场些许回暖,发售机构借助纸币千年这个重大题材,再次发行150克金币规格,且小心翼翼地把发行量下调至500枚。也许是设计不够出彩,也许是定价还是过高,也许是市场实在低迷,即使发行量追平了2000年以来同规格的最低水平(西游记5盎司方形金币500枚),纸币千年150克金币依然销售低迷。此后,在2025年7月之前的一年多时间,12个普通纪念性题材项目,再也不见150克金币的身影 。
在当前的金银币市场环境下,发行150克金币是要冒较大的市场风险的。发行价格、发行量和市场需求三者之间任何一个因素考虑不周,就有可能导致项目发行失败。虽然如此,发售机构依然在大运河项目中发行150克这几年少有的中等规格的金币,且是唯一的一枚金币,并无其他更小的金币规格作为搭配。
除此之外,还发行了8枚30克规格的银币。在一个项目中30克银币有8枚之多,在近二十年也属罕见。拿银币品种最多的二十四节气项目来说,虽说银币有24枚之多,但因为单枚银币重8克,整套24枚银币也才192克。而这次的大运河项目,8枚30克银币则达到240克。
从大运河金银币的品种规格和数量来看,它无疑是一个重大项目。
但是,从另外一方面看,它却又是一个小项目。
它的小体现在题材受众小。从大运河金银币的发行背景和图案设计,我们知道它是景观类题材,币面图案主要反映京杭大运河周围的地理、建筑景观,有河道、桥梁、楼宇、寺院等。这类地理和建筑景观,一般来说比较难设计,出彩的不多,金银币收藏者对此类题材的兴趣普遍不高,受众不如文化、宗教题材的多。
它的小还体现在发行量小。150克金币300枚,30克银币单枚3000枚。金币300枚和银币3000枚的发行量创了2000年以来金银币发行量的新低,金币数量已经快接近2000年之前的99枚老精稀的水平了。
遥想2012年五台山5盎司金币就有3000枚之多,如今大运河金币居然只是它的十分之一,不可不让人感叹。如此这般,老精稀在逐步减量的新品面前,量少的优势在被逐步消解。
30克银币这种低值通货规格,发行量也可跟五台山150克金币相媲美。而五台山2盎司银币发行量当年可是10万枚啊。同为景观类题材,2025年4月发行的海南热带雨林项目,其中的30克银币发行量也要10000枚。
大运河金银币的发行量,无论从跟同题材还是跟其他题材的项目比,发行量都是处于绝对稀少的水平。
既然题材难设计,受众又小,为何还要设置这么大规格,这么多品种?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说说大运河的发行的重大意义。
刚才谈到大运河金银币是景观类题材,再细分,它归属于世界遗产系列。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大运河自2014年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时,2019年,大运河还和长城、长征一起纳入国家文化公园体系建设,加上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目前我国有5大国家文化公园,目的是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与国家认同。
大运河金银币是首次兼顾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文化公园两大主题的项目,既能展现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文化,又能展现新时代运河建设成就与风貌。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调研时曾强调,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大运河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部署推动的世界遗产,是交通动脉、华夏文脉和民族根脉,代表中华文明形象。发行该主题金银纪念币有利于向世界讲述大运河故事,让更多的人认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由于发行大运河金银币的意义重大,才有150克金币这种最近几年难得的规格,以及8枚30克银币。但由于本身题材设计难度大,受众较小,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和发行价格,才有如此之小的发行量。
二、大运河金银币市场分析
直观上看,大运河金银币可谓瑕瑜互见,优缺点都非常明显。大运河最大的优点就是它的量,金币300枚,单枚银币3000枚,可以说创了最近二十年发行的金银币发行量的新低。在量少为王的金银币市场,这种极低的发行量,就是大运河金银币最大的优势。
大运河金银币最大的劣势是规格大,品种多导致的总价高。150克金币初始发行价为15.8万。8枚30克银币,由于图案设计思路的原因,只能一起卖,无法单拆,初始发行价高达5520元。金银初始发行价分别创了150克金和30克银套币的新高。
照理,大运河项目发行量极少,发行价高一点也是无可厚非的。在如此之少的发行量下,150克金币的溢价也仅仅为当前黄金料价的36%。从发行量和溢价对比来看,150克金币的定价算是适中。
从溢价总值来看,150克金币除去黄金料价之外的溢价总值为1252.5万元。这个溢价总值在文化题材类项目中算是相当低的。
从绝对单价来看,大运河150克金币的15.8万发行价确实不低,这种高门槛将会极大抑制市场需求。但是作为一个成熟的收藏者,我们在判断一枚币价格高低的时候,必须要结合它的发行量来进行综合判断。像大运河150克金币,如果结合300枚发行量,通过综合溢价率和溢价总值的横向对比来看,15.8万的定价不仅不能说高,甚至还是相对比较便宜。这依然体现了发售机构继续呵护市场的坚定态度。从2025吉祥文化到国家宝藏(统一气象)的发行量和定价,无一不显示出这种涵养市场的理念。
从设计上看,大运河金银纪念币的设计堪称近年项目中的典范。150克长方形金币以全景视角展现大运河“人”字形走向,主河道采用贝母镶嵌工艺,结合珐琅彩技术呈现波光粼粼的水面效果,远山近水层次分明,堪称微缩版“运河史诗”。
8枚30克长方形银币则分别对应大运河途经的北京、天津、河北等8省市,每枚币面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中间以水纹飘带串联各地地标,上下部分融入当地非遗元素,形成“一币一景一故事”的独特叙事。
在雕刻工艺上,银币采用激光雕刻、镀金镀黑等技术。例如,天津三岔河口银币通过镀黑工艺突出古建筑轮廓,与镀金的河水形成强烈视觉对比;山东南旺分水枢纽遗址银币则运用浮雕技法,将古代水利工程的精密结构刻画得栩栩如生。最具创意的是8枚银币可拼接成完整的运河长卷,这种“拼图式”设计不仅提升了收藏趣味性,更通过物理拼接强化了大运河“一脉贯通”的文化寓意。
大运河币金银纪念币包装也别具新意。150克金单包装盒和8枚30克银套盒均采用木盒配天地盖的形式。单金盒整体设计表达出千年流韵,长河御礼的贵重。木盒采用门扉式开合,在开合的接缝处,嵌入了一条绿色的水系。
金币通过升降机关藏在内盒之中,需要转动按钮,让币缓缓升起。整个开盒过程,就像是穿过运河的千年流淌,找到深埋在其下的秘密和瑰宝,转动按钮,随着金币的徐徐升起,一幅完整的大运河全貌堪舆图出现藏家眼前。
八枚银币套包装采用雕花和亮面漆工艺,产品整体呈现时,就像一幅流淌运河千年的画卷安静地伫立在暗蓝色的波涛上,隽永而厚重。
文章内容仅做观点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理性投资,快乐收藏。
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及图片部分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阅读,目的在于为广大藏友提供丰富的收藏资讯及各类干货,互联网崇尚分享,由于不少内容原作者不详如有侵权请联系18511218108删除,我们会在24小时内及时删除。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和赞同文中的观点及内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参考)内容有不当之处,请欢迎纠正,谢谢!
金银纪念币
大运河金银纪念币
长按图片,选择 [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