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印谱22倍起拍价成交 难掩印学价值被低估

2010-07-02 查看原文关注 1541人作者:东方网-文汇报

在刚刚落槌的朵云轩2010年春季拍卖会上,全球首个印谱拍卖专场表现不俗,吸引到的藏家远不限于篆刻、印学圈内人士。100件拍品中,成交率高达77%,大多经过数轮竞价才为藏家收入囊中。其中,明代万历年间吴迥所辑《求定斋印章不分卷》,成交价高达起拍价的22倍,而民国年间方节庵所辑《古今名人印谱》两三年前在西泠印社拍卖时5万元起价就已流拍,如今却一举拍得30万元。

有专家指出,盯准印谱拍卖的藏家虽然较之以往有大幅增加,但他们关注的大多还是印谱的版本价值,而非印学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印谱的版本价值凸显出来了,印学价值却遭到低估了。

小众藏品意外迭出

印谱之于篆刻家,就像碑帖之于书法家,向来被视为从属于古籍善本的小众藏品,指的是篆刻家将自己的作品或鉴赏家把收集的历代精品印章汇编成册。始于宋代而盛于明清的印谱,版本有原印钤盖、木刻翻摹、摹刻、影印等不同种类。其中原印钤盖(即“手拓”)的印谱,其价值不亚于手稿本,最能真实保存原作的风神。印谱的“天价”出现在2004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上,清康熙皇帝御制印玺宝薮(即皇帝印章的印谱)当时拍得400万元。此外,可圈可点的还有拍得88万元的明代汪关所辑《宝印斋印式》。

朵云轩此次名为“古今印谱”的专场拍卖,拍品涵盖明代、清代、民国及当代精品印谱,从明代吴迥刻“求定斋印谱”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万国印谱”,时间跨度约500年,可谓中国印谱发展史的缩影。不过,从成交状况看,印谱拍卖频现不按常理出牌的意外:镇场级拍品周亮工撰《赖古堂别集印人传》三卷,乃清代乾隆年间未禁火前抄本,又历经13位名家递藏,朱痕累累,23万元起价,32万元落槌,这让在场不少印学专家感到可惜;又如日本富冈益太郎1926年所辑的《无量寿佛堂印谱》五卷堪称海外遗珍,被不少印学专家一致看好,不想它却在6.8万元并不算高的起拍价之下流拍……倒是明代万历年间吴迥辑的《求定斋印章不分卷》,虽然起拍价仅区区5000元,成交价却翻了22倍,专家分析,原因大抵在于这是当场年代最早的一本印谱,也是吴迥传世印谱中最早的一本,为海内孤本,且为著名金石篆刻家周庆基先生旧藏。

海外珍本被人忽视

篆刻家、西泠印社社员袁慧敏从印谱专场的成交状况中看到,藏家对印谱这个小众类别的了解还是有限的,大多倚重年代或是倚重名家,如张鲁庵、钱君匋等名家所藏明清版本印谱几乎无一例外受到追捧,反倒是海外不少珍本由于知晓度不高而被人忽视了。

袁慧敏告诉记者:“好的印谱由于用纸、编辑、印制极其考究,本身就是古籍善本;倘是手工钤印,费工费时,保存不易,存世量更是稀少,成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般多则几十本,少则孤本存世,其印学文献史料价值不可限量,且对书画名家作品的鉴定起到重要的参考意义。”在他看来,印谱专场拍卖虽然火热,但就成交的价格而言,其实遭到低估,买家虽然较之以往有大幅增加,但他们关注的大多还是印谱的版本价值,而非印学价值。“像清代光绪年间海上篆刻大家赵叔孺辑自藏印所成的《二弩精舍印赏》,四册一函才拍得8.3万元,这个价格低了,瞧瞧它内收文徵明、郑板桥、韩松等明清篆刻家刻印共154方,可是篆刻家的宝库!”袁慧敏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紫轩藏品网http://www.bjzxcp.com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阅读

央行回复:关于纪念币钞的回存问题

2024-09-07 关注:937人

目前钱币市场行情来看,银元价格还没有明显止跌企稳的迹象 ...

2024-06-25 关注:1115人

纪念币越来越难约,行情越来越差 ,该怎么自救?

2024-06-15 关注:1225人

第三套人民币值多少钱?最新收藏市场参考价一览

2024-05-17 关注:2886人

2024.5月钱币市场价格行情

2024-05-13 关注:2683人

冬奥纪念钞荣获HSP(ASIA)年度最佳纪念钞奖

2024-03-20 关注:1418人

捡漏特惠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长按图片,选择 [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